• 首頁
  • 要聞關注
  • 國際國內
  • 龍江新聞
  • 民生關注
  • 經濟農業(yè)
  • 文化旅游
  • 教育體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聲音
  • 法治在線
  • 數字報刊
  • ???
  • Pусский
  • 黑龍江新聞網 >> 教育體育
    發(fā)揮生成式人工智能對思政教育的關鍵作用

    □閆維蓉 鄒蔚鶴

    以人機交互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傳播體驗。生成式人工智能條件下增強思想政治教育,技術創(chuàng)新發(fā)展是基礎,如何平衡好人工智能健康發(fā)展和監(jiān)管的關系是關鍵。人機交互技術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從傳統(tǒng)單向灌輸,向多元互動、沉浸式體驗的縱深發(fā)展,形塑立體化傳播格局。一方面,沉浸式場景增進情感認同。善用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混合現實等技術,構建沉浸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傳播形式。沉浸式體驗打破時空束縛,讓歷史情境“再現”,通過視覺、聽覺和觸覺等多維敘事策略,提升情境的感召力和內容的說服力,增進公眾情感聯(lián)結。另一方面,即時對話和互動鞏固認知認同。即時性、互動性的互動傳播方式,可以根據不同公眾的需求、問題和情感反應,精準對接公眾普遍關心的現實利益問題、社會熱點問題,并對社會錯誤思潮進行針對性回應,引導思想輿論走向,凝聚公眾價值共識,夯實認同根基。

    以智能算法技術擴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范圍。推薦算法技術廣泛應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生產與信息傳播過程中,為擴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版圖提供重要契機。探索將人工智能運用在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生產、傳播與接受反饋中,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價值導向駕馭算法。一方面,用好算法,做優(yōu)做強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輿論影響力。數智社會的思想政治教育應自覺將傳承中華民族優(yōu)秀品質、講述中國故事、傳播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優(yōu)質信息作品注入內容池,依托算法推薦技術信息過濾系統(tǒng)、設置議題、培植意見領袖等手段改善傳播生態(tài),營造風清氣正的主流輿論氛圍。另一方面,改進算法,注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價值觀導向。無論什么形式的媒體,無論網上還是網下,無論大屏還是小屏,都沒有法外之地。為了扭轉當前我國核心算法缺位,黨和政府應完善形式多樣的政策激勵體系、激活多元主體創(chuàng)作活力,研發(fā)彰顯具有中國風格、體現主流價值、貼近公眾需求的算法。我們應秉持辯證思維,辨別和防范各類社交媒體出現的過濾氣泡、信息繭房、群體極化,以及信息虛假低質等負面問題,提升算法素養(yǎng),開辟推薦算法與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新局面。

    以數字敘事凝聚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共識。在智能算法、知識圖譜等技術賦能下,小愛同學、Siri和AlphaGo等智能化敘事軟件促使公眾產生情感共鳴,觸發(fā)認知共鳴,進而實現從內在認可到外在轉化,增強主流意識形態(tài)凝聚力。一方面,設置共情議題,增強思想政治教育感召力。在算法推薦、大語言模型等技術支持下,敘事主體根據不同公眾感官需求、思想動態(tài),重塑對話焦點、呈現符號,使其鏈接生活場景、投射感性實踐,完善情感敘事體系,激發(fā)情感共鳴。另一方面,創(chuàng)新話語表達,以現實生活問題為導向。問題意識是傳播內容引發(fā)情感共鳴的觸發(fā)因素,創(chuàng)新話語表達應堅持人民立場,通過生成式AI技術將理論學說、政策主張等轉譯為視聽符號、互動視頻、虛擬現實體驗等多媒體內容,確保主流價值的核心地位,推動主流價值話語向大眾化、生活化敘事方式轉變,提升公眾情感緊密度。

    以智能生成改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供給。生成式人工智能憑借龐大的數據庫、自然語言處理技術(NLP)和深度學習等核心能力,為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供給提供技術支撐。共同努力創(chuàng)造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我們創(chuàng)造這個時代的新文化,這需要我們辯證看待生成式人工智能對于媒介傳播與文化生產的正反影響。一方面,發(fā)揮互動反饋優(yōu)勢,重建話語生態(tài)。生成式人工智能通過對大量情感數據和語料庫的深度學習,通過創(chuàng)建互動式內容和實時反饋機制,把握社會公眾的情感演化與思想動態(tài),采用多模態(tài)的內容創(chuàng)作方式和豐富的信息呈現方式,重建主流媒體的話語體系。另一方面,解構主流文化資源,喚醒創(chuàng)新活力。以技術生產力重新演繹和活化體現思想政治教育的資源,將思想政治教育納入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算法框架中,并通過與公眾有效互動,激活其在文旅產業(yè)、影視創(chuàng)作、文化IP營建等領域的生產創(chuàng)新能力,催生產業(yè)模式的更新?lián)Q代,以新文化產業(yè)形態(tài)承載并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力。

    本文系〈項目基金〉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資助項目“新時代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培育的路徑研究”〈編號:G1323522081〉。

    [作者閆維蓉單位系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計算機學院,作者鄒蔚鶴單位系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外國語學院]

    掃碼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 版權所有黑龍江日報報業(yè)集團 黑ICP備11001326-2號,未經允許不得鏡像、復制、下載
  • 黑龍江日報報業(yè)集團地址: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里區(qū)地段街1號
  • 許可證編號:23120170002 黑網公安備 23010202010023號